和生命的前一个一年半一样,幼儿生命中的第二个一年半,通常也被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幼儿倾向于去体验通过排便而使自己身体内部的紧张状态得到缓解:第二个时期,幼儿则倾向于去体验一个截然相反的过程,即保有便便以获得感官上的满足。
通常,中国的传统父母在1岁半之前就已开始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这常常使得宝宝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排出便便和保有便便的内在体验,使得本应在宝宝1岁半到3岁左右去面临和处理的冲突被提前。如厕训练往往是幼儿与外部纪律与权威的第一次最重要的接触,体现了本能发泄与外部阻碍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的结果必然会对人格结构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果父母能够在配合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条件下训练宝宝排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遗留在幼儿潜意识里未解决的冲突就会少,他长大之后将更有可能拥有一个有弹性、有力量的人格结构,也将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出更多的创造力。
好妈妈应该做的就是当宝宝处在通过排出便便来体验自己的时期,好妈妈最应该做的不是批评或嫌恶.而是和宝宝一起对便便感兴趣,要欣赏他能把“不要的东西”排出来的能力。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和宝宝一起去探讨,宝宝的便便像什么动物或图案:也可以是在宝宝摸或玩便便后,带着好奇与他一起去闻闻便便的味道,然后充满爱意地帮他把手洗干净。
这是他学会如何爱与被爱、表扬和赞赏的关键时期。这时,宝宝潜意识里会将排出的便便视为自己的一部分,当他能感知到妈妈对自己的便便持有欢迎与接纳的态度时,他才能体验到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被妈妈无条件欢迎与接纳,而不是只有当自己很乖、很干净漂亮的时候,才会被爱。
好妈妈只有在真正陪伴宝宝接纳和欣赏过自己的便便之后,才能进入如厕训练。这时好妈妈提供的在宝宝适时适地拉便便之后的欣赏与鼓励,正好与宝宝体验保有便便的感觉匹配,这使宝宝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自控能力的、能协调安排自己的人,会很好地增强他的自尊与自信。
如果妈妈在宝宝还没进入到对自己便便感兴趣的阶段就提前开始如厕训练.或者在宝宝对自己便便感兴趣的阶段采取的是过于严厉的态度,将会导致宝宝和妈妈陷入到一场争夺权力和控制的争斗中,即反抗妈妈对他们的排便训练,通过把便便拉在裤子里,或者通过便秘等方式。
具体而言,如果是在宝宝体验便便排出的时期,妈妈过于严苛,会使得宝宝在成年后养成一种邋遢、无条理、慷慨、散乱或浪费的性格:而在宝宝体验控制和保有自己的便便的时期,妈妈过于严苛,宝宝成年后的性格则表现为爱囤积、固执,吝啬或过分的有条理。
总之,在生命的第二个一年半,如果妈妈对宝宝排便的问题处理不当,使宝宝潜意识里累积太多的冲突与焦虑,就会使得他们在成年后更多表现为不灵活、喜欢对抗、不愿受他人控制:或者过度谨慎、刻板、极度独立、极度追求完美、极度较真等等。
那么.好妈妈应该避免做哪些事情,以减少宝宝成年后性格中的这些极端特点呢?
好妈妈不应该做的就是不要提早进行排便训练
中国传统的育儿方法提倡,越早训练宝宝有规律的大小便越好,有时甚至在宝宝未满半岁之前就开始了。在我们了解了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之后.就会知道这样的育儿观点对照顾者而言是提供了方便,但是对宝宝的心理成长和内在幸福感而言,却是弊远远大于利。
不要过度使用纸尿裤
在宝宝生命的头两年使用纸尿裤,无论是对宝宝而言还是对妈妈而言,都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如果超过两岁还大量使用纸尿裤,就使得宝宝被剥夺了一些压力去体验控制自己便便所带来的那种掌控感和成就感,而这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任务。
不要在大小便的问题上严厉批评、嘲讽宝宝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多次尿湿床单、把便便拉在裤子里的事情,有时候家长并非因觉得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而斥责宝宝,而是为了让宝宝长点教训,以后不再这样.而故意严厉批评或嘲讽,殊不知这样会让宝宝的自尊受到巨大的打击。妈妈仅仅是温和地帮助宝宝清理身体,让宝宝看到收拾床单、洗衣裤的过程,就已经可以传递足够多的信息让宝宝知道这是不恰当的行为了。
1岁半或1岁半一3岁,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间概念,每个宝宝的。
心理发展节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快、有的慢,妈妈们需要做的是更多细心观察自己宝宝的心理特点变化,而不是严格遵照这个时间表来调整自己对宝宝的态度与行为。 不是吧 写得好啊 估计有马甲 不错,支持下 这个贴不错!!!!! 我的啦嘿嘿 哈哈,看的人少,回一下
页:
[1]
2